- ·上一篇文章:寄情笔墨写河西风情——浅议武海成国画人物的精神寄托
- ·下一篇文章:印象·林中阳
水墨初着色 庭院自多风——浅议李江写意水墨趣味

李江的作品《红树林》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画科,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而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师对宗教画兴盛的促进也使得中国人物画进入第一个高峰。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 。之后随着朝代的发展,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文人画也开始繁盛,随之仕女画、高士画大量出现,至此中国的人物画在一代一代大师的传承和创新中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
女画家李江的人物画以前人外形肖似、传神为基础,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将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美丽,善良淳朴呈现的淋漓尽致。李江的写意人物画,在笔墨情趣上有很大的突破,主要特点是细致的描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以此来表达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其次,在李江的画中女性人物的出场总是有花团锦簇的衬托,以花之姿来衬托女性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从而突出笔墨的趣味,使人物主题在笔墨的色泽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李江作品《荷深水风阔》
欣赏李江的画作,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开的繁盛的花朵,譬如《红树林》、《荷深水风阔》、《春雨过后山色新》等人物写意画尽是将自然的繁盛用大块的墨块与色调呈现在画面之中,乍看是大笔泼墨,实际上是用小笔书写、垒加、积累渲染而成。虽是积累渲染,却无墨色的暗沉,反之则多是光亮新颜。画中人物则以三、两笔轻描淡写的绘出,却似用尽心机、仔细摆布,人物的轮廓、形体姿态,在笔墨书写浓淡中分出,着些水墨漫漶一遍,然却十分清晰。人物的面部、颈、手、衣纹等具体细微处用传统线描方式在浓与淡、虚与实、线与面的对比中,引人入胜。
“诗意在言外,画境在意中”李江用水墨的新描绘着东方女性特有的万千气质,与写实人物画相比更添了几分遐想和自由的氛围。在《有鹤相伴》一画中,同样是以女性题材来表达画面主体的,却配以仙鹤、梅花为大场景,似是由远及近的静静观赏。画中衬景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在红梅掩映之中一名女子亭亭玉立,轻启红唇吹奏一曲天籁之音,翩翩笑意嫣然脸上,身边仙鹤静立,似是聆听女子用笛声诉说的故事,抑或是为这天籁之音所吸引而停止前行。作品用笔细腻流畅,色彩搭配丝丝入扣,遥相辉映,将人的内心与动物的感知融为一体,更与梅花之景相辅相成。

李江作品《有鹤相伴》
李江的女性人物写意已有自己的笔墨趣味,她在构图和色彩上的处理雅致、脱俗,大胆地用笔墨勾画人物的线条并用没骨的画法绘制衬景,却在极大与极小的对比中衬托出“细”,提炼线条品质,有意地削弱和淡化线条的勾勒,将人物的形体轮廓巧妙地融入墨色之中,使之随意的渗化为一种富于形式美感的水墨肌理。在赋色上,她将人物造型的适度夸张与色调的情感趋向作了相比,吸收唐施釉法。使色彩与墨色自由融合为一种斑驳而自然的彩釉效果,如真如幻的“光影”,从而使画面显得古朴雅致耐看,素净雅致,华而不俗,给人一种轻松宁静而又不失沉稳深厚的视觉感染力。
那对弈沉思的才女,那对花自怜的闺秀,那读诗吹笛的少女,那独坐赏花的少妇……莹润的,飘逸的,便这样轻盈的从李江笔下款款流淌出来了。那不是复古,亦不是怀旧,更不是昨天的一帘幽梦。画家力图营构的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自然的世界,有如明清文人笔下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仿佛这些淑女闺秀,悠闲地生活在一方理想的园林楼阁之中,痴情于琴棋诗画,抒发风月幽思……。

李江《云醉轻影》
纵观这一时期的女画家,李江无疑是目前川内乃至国内中青年女画家中的代表画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挖掘出艺术的感性之处,她的画中流露着细腻的情思。其笔下作品中的人物鲜活灵秀,极富抒情意韵,个性化的表达使得其风格独树一帜。也许,画家李江的女性情怀及精神世界与古代女子情怀相契,所以她的绘画中表达的东西也未离开过古代女子的婉约情怀。“丝丝缕缕都是爱,枝枝叶叶总关情”不论是画中的人物亦或是纷纷扰扰的花草,都在李江的笔下生活着,表达着,用令人向往的深情和缱绻的眷恋,让人们去遐思,去感触。(文/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书画报记者 左左)
画家简介:
李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奖。

李江作品

李江作品
责任编辑: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