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法师:笔墨铸就禅意人生
书画家福地法师近照
迄今为止,在佛教界还没有一位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与佛法共同修行的僧家,而他,安徽阜阳北照寺住持福地法师,在开辟了凤体书法这一独创的书法创作新领域的同时,又将禅心写意、慈悲为怀的禅意...
古意盎然万家为
《美术报》专题报道万家为
万家为是个有作为的人。他的名字符号就清清楚楚地为他言了志、抒了怀,可谓天然合成。
去年家为出版了一册《万家为书历代咏梅花诗》嘱我题签。一晃一年过去了,这几天又看到他的新...
写形写意写性灵 世间万物皆草书——读范中作品有感
认识范中缘于去年五月海南省文联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期间,我受邀前往采访,在现场拿到了范中的《感悟草书——读书谱》。翻阅时,才发现全书是用毛笔书写的,我顿时被作者的书法和才情吸引住了...
画家祝秀琴:玉音巧执笔、情系彩墨香
画家祝秀琴近照
执于笔端,汇聚成思,一直想为她写些文字性的东西,作为一个传播艺术的执笔者,行笔的责任和意识在她精湛画功和耀眼的人生中清晰的捋顺萦系着,她超群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艺术修为让笔者形成这篇...
周丽娟谈紫砂壶文化及制壶心得
周丽娟
周丽娟,出生在江南一个依山畔水的美丽城市--"中国紫砂之都"江苏宜兴丁蜀镇。生于此长于此的她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可能是从小被这个地方的紫砂文化的熏染,使她对紫砂艺术有着天生的喜爱。
周...
高秀圆润 冲淡清奇——郭慎之书画艺术品读
2012年,郭慎之由桂林赴京,入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导师书法工作室研修深造。时余供职其间,任学术助理,因是与慎之相识。慎之为人朴实真挚,学习勤奋刻苦,深受导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认可。在入学之前,慎之在书法艺术...
朱非: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
像绍兴老酒馥郁芳香,回味无穷;像春风拂面舒爽滋润;像久违的朋友与您促膝谈心;像“来自星星有你”,令人神思遐想……
这是观赏朱非先生书法作品给我的感受。
朱非作品
中国书法是门独有的艺术。从殷商的甲骨...
徐彩英:洒墨展心境 绘画悟人生
初次见到徐彩英老师,我们就感受到了她宁静致远的心境,她是一位谈吐优雅、洋溢热情的女士。她说,她的活力来源于艺术创作。
谈起个人的绘画经历,徐彩英老师向我们介绍到,她早年曾和多位画家交流学习,也临摹过...
画家龙云鸿用重彩诠释莲韵之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韵之美在周敦颐爱莲说中详述矣。莲花的形象,自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佛教里,莲花...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文人画价值追求浅识
清“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中国画《墨竹图》,四川博物院藏。此作绘青竹数竿,诗书画印俱全,跋文曰“纸外之竹更多于纸中之竹,竹外之风更多于竹内之风。有笔墨处固是画,无笔墨处亦是画。昔庖丁解牛,排击割剥皆□理...
“民间奇人”书法家,一纸《陈寄鹤书》索回鹤
作为震古烁今的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是以货真价实的创新赢得我们尊敬的一个典范,其书法被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 。可见邓石如在中国书坛史上的地位。关于书法家邓石如有不少民间传说或趣闻,书画圈网小编现摘取“...
师物知变 学古善化——解读刘绍斌山水画艺术
画家刘绍斌
刘绍斌自从1979年起经孙其峰介绍跟我学习山水画,如今已有二十余年了。这些年来,他无论寒冬酷暑都坚持不断地登门求教,勤于笔耕,挥毫不辍,克服了学画中的种种困难,付出了很多艰辛,终有收获。自...
泼墨性情逸 挥毫神采飞——浅谈张宗玉狂草书法艺术
当下的书法是对历史的折射,技法的传承与革新诠释了书艺风格的嬗变。与别的书体不同的是,狂草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尽管狂草在演变的过程中,体现了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但总体而言,浪漫主义精神是狂草...
摊碑摛书 弄翰飞素——草书名家朱廷九作品赏析
朱廷九先生近照
书法独立为艺术,继之屹立国学之粹,世人敬仰尊崇,不仅因其承载传统文化的渊源,更兼具能达性情凸显自我情怀。二王、张旭、怀素、王铎等历代大师都在草书上演绎出惊天骇地的不朽名作,在形神相依...
石鲁“文革”后期为何痴迷画印
当今中国画坛上,熟知石鲁作品的人都知道,画印是他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据研究石鲁艺术的人士解析,石鲁这一特殊爱好,是他“文革”后期开始使用的,在当今中国画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么,石鲁在“文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