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入今,金石为开——读朱宏水墨书画艺术
朱宏,字大戡;1961年生,山东济宁人。
吴昌硕艺术馆研究员;
朱复戡艺术馆研究员。
精书法,尤擅篆书、草书;通画理,主攻花鸟、山水;以书入画,得缶盧之意,直追古人。
古今中外书画家的成就首先要有深厚的书...
重彩艺术家杨耀洲:艺术是他的宗教
杨耀洲近照
杨耀洲,1957年出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师范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任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湖北民革画院副院长,武汉市民革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侨联文...
从画到艺术|张孙哲学会了“玩”
青年艺术家 张孙哲
海月令 绢本 45x75
感觉上,张孙哲是属于那种具有江南特质又温文尔雅的“乖男孩”,毫无乖戾之气,说他是美院国画系的高材生,当然也丝毫不会有人怀疑。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字从来...
青山绿水总怡情——解读画家刘国志彩墨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刘国志,字鸿远,号若水、若水轩主人,现居北京。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中华画院协会现代工笔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画院副秘书长、北京厚德豪书画院...
如醉如痴如梦如幻——胡清菘作品赏析
导读: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后人始终将“谢赫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转移模写。
...
高雅脱俗 情艺人生——宋玉国画欣赏
宋玉教授近照
宋玉教授,1960年生于国画之乡安徽太和,大写意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政协书画院理事,中央民革书画院理事,爱心企业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席。
自幼爱好书...
王犁:淡淡的叛逆和善意的恶作剧
青年艺术家 王犁
《风柜》 35x12cm 王犁
导读:王犁是一个绝对的“自黑者”,立身于美院这支庞大的艺术队伍中,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看似喧闹的性格背后有着极为自主的个人品味,很自在的心性,很高的见识。...
杨文:从艺术菜鸟到名企总经理
站在记者面前的杨文瘦小得像骨子里的广东人,在成都锦江剧场前的寒风里,似乎全身冻得不断在往内里缩去。我不禁想,是不是因为太瘦小,无法承受一个工人职业之重,所以才不得不转向艺术的?
2001年11月,杨文在离工地...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以创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
●文化遗产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而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
孙茂祥:艺术顶峰的寂寞攀登者
艺术顶峰的寂寞攀登者
江苏新闻周刊讯(赵柳方)第一次见到书画名家孙茂祥是在“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走近徐州作品展”展览上。
游走于名山大川,潜心于画艺的修炼
那是2015年11月28日上午,我作为特邀记者随江...
篆刻家张旭华:小天地做大文章——《张旭华印谱》序
张旭华近照
当旭华同志打电话来,说想请我为他将要出版的《张旭华印谱》写一短序时,我很吃惊。
旭华同志是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我,作为馆员,与他时有接触。在我印象中,他是个做人低调、不多讲话、只...
刘玉来:国画如何运用素描技术
素描本是西画训练造型和光影处理的手法。但它又并不只是一种基础训练的手法,它也可独立的行成完整的作品。在绘画历史中不乏一些基础的描写,但那些完整的作品也相当可观,许多大师还留下了素描创作杰作。不过,从...
书画家张士亮:书画双修,灵动高洁
张士亮在创作
张士亮是一位颇具实力的书法家,为人低调内敛,书法造诣精深。数十年来,楷书他坚持临习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大家书法,行草书临学二王和孙过庭、怀素、张旭、黄庭坚,最后融汇贯通,自成...
中国根书第一人杨玉冰:用根之舞蹈 谱大地欢歌
2014的夏天,国民党副主席、台湾嘉义市市长黄敏惠,代表嘉义市政府,接收到一份令她欣喜万分的赠品,这是一幅由杜娟花根制作的书法作品,四个苍劲的草书“华夏同根”盘根豪放、错节遒劲,其撇捺之间不见点滴翰墨,...
墨笔写诗书、丹青绘美景---读古石先生山水画
接触古石先生,他给我的印象:为人谦和,做事认真,是一个性情中人。没想到他已是具有相当名气的画家。有媒体这样介绍:古石,谢秉初,号横阳隐士,浙江平阳人。诗、书、画、印俱佳,优擅水墨山水,随意点染,亦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