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笔墨著斑斓 桃李遍轩辕—谈杨长喜中国画与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书画圈网  发布时间:2016-08-23 15:58:08

中国画有一种力量,把传奇美景带到观者眼前的同时,亦可将万千哲思引入其心田。杨长喜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有着独特艺术气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布局严谨,疏落有致,画风清奇,把宕逸、萧散、清远、雄浑之风统于笔端,真正体现出以天质胜,以灵腑胜的审美境界。这位犹如掌握了时空转移之法的艺术家,开启了他一片丹心育桃李的教育事业,并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作为艺术家,他成就非凡,诸多作品在全国大展中入选或获奖,并被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收藏。作为教育工作者,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杨长喜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法部艺术创作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邓福星、郭石夫写意花鸟博士课程班执行导师等。他师德高尚,注重与学员交流,扩展学员思维,提升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从根本上把握中国画教学的真谛,致力于传承、弘扬和发展国学、国艺,让学习中国画成为了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历练人生的笔墨之旅。

杨长喜先生讲课现场

从基础理论中回归传统

据书画圈网记者了解,杨长喜先生多年长期从事中国画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对教学的工作热情以及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常常为学员们津津乐道。

杨长喜先生说,“中国画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首先在课堂上重新回顾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从最传统的基础教育开始,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加深对中国画艺术的认识理解。中国画有着两千年的历史,其积淀是十分丰富的,它既有技法、语言,也有理念、精神等,对于我们现在来讲,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深刻的反思精神回归传统,从各方面吸收、铺展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教学课程中与学员相互交流

在理论教学课程中,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增加讨论课、现场课,梳理审美的共性,将中国画中的笔墨语言演化成一种鲜活的、可以展现自己创作思维方式的绘画语言,让学员们用心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临摹与写生中寻找笔墨语言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临摹与写生相结合是杨长喜先生教学的特点,也是他激发学员潜能的一种手段。

杨长喜导师为学员讲解在临摹古画时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临摹需要好的范本。比如让学员临摹宋画时,首先讲解宋画的名人、历史特点、经典作品,再进入临摹。临摹也分通篇临摹和局部临摹,对临或者被临等方式。”杨长喜先生说,“一幅好画逐笔琢墨,看之烂熟,将通篇气象、脉络、笔墨深印在心,眼睛一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再来推陈出新,一定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写生现场

杨长喜导师现场进行山水写生示范,并向学员们讲解要领与方法

“教学开始的引领很重要,在临摹中先讲解能够让学员很好的理解物像得造型与结构,让其带着理解的心态去进入临摹,这样的效果远远大于盲目临摹带来的不便。临摹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古人方法,解决用笔用墨问题。”杨长喜先生告诉书画圈网记者,“通过临摹掌握了中国画的创作规律表现方法后,再带着学员们到自然山川中写生,观其式,取其质,化其神。在写生中,梳理讲解理念,借鉴古人的经验,结合经典作品按照古人的创作路径去理解,对照古法,猜想他们怎样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创造出来的,进而为我所用,能够清楚的让学员在写生上受益。”

展览合影

据杨长喜先生向书画圈网记者介绍,他每年都会安排两次写生,分别是春季和秋季,那时景色宜人,适宜写生创作。在写生结束后,也会举行师生展,不仅在于师门一家的宣传,更在于充分展现了艺术理念与艺术成果。

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

黄宾虹认为“作画当以自然为师,若胸中有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矣。”中国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中,融汇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展读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国画珍品,你会为周肪的仕女、李公麟的鞍马人物之风采神韵所倾倒,会被范宽山的雄浑气势、朱耷山水的拙朴奇崛所折服。这些优秀的画作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由于他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他们闪耀着热爱自然、走进自然的缘由。

杨长喜山水画工作室写生团师生合影

对于一些年轻画家来说,写生时面对大自然无从入手,如何将物象转化为意象,再将意象化为自己的心象,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成为最大的问题。在写生过程中,杨长喜先生公正严谨地对待每一个学员,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进程因材施教。杨先生说,“写生过程是一个加深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面对大自然时,把所学的、所认识的问题能够和眼前结合起来,面对具象,不要被表象的颜色、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牵着走,要善于联想和综合。写生不是目的,而是形成新的笔墨结构意象,所以写生也是一种创作,是对大自然由表及里的深度感悟。”

书画同修 传承中创新发展

唐代张彦远认为,书、画本质相同。书、画之贯通,表现在书画同法(同理)、同体、同笔等各方面。书法通过写意的造型来营造一种意境,并以此体现画家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高度。因此,在每届教学中,杨长喜先生都抽出四分之一的时间安排书法课,对书法与中国画的审美共性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剖析,将书法中的笔墨语言规律运用到自然物象中,使之与自然物象产生融合。正所谓书画同源,在书法和绘画的转换过程中,让学员体悟中国画的书写意味和写意精神。

杨长喜先生作品 《江山无尽图》 144cmx367cm

在谈及中国书画教学时,杨长喜先生表示:“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很多画家在进行创作时,过分的追求创新,而忽视了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实际上,任何传统都曾经是创新,但任何创新却未必都是传统。所以,我们要守住中国书画的根,在传统的笔墨基础上进行创新,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民族审美习惯,尊重历来艺术创作的技艺与学养等积累,扎根自身生长的沃土去体验生活、抒发感受、创新书画技艺表现。”

“理清文脉,深入传统,融入自然,推陈出新。”这便是杨长喜先生的教学理念;“通过临摹、写生、创作、交流使学员系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学习方法。”这是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杨长喜先生用切身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感悟进行教学,没有浮夸的语言,亦不炫耀于成就和名誉,只有实实在在的踏实专注,在承古研新中不断拓展进取。

杨长喜先生作品 《雁荡写生二》 68cmx46cm

纵观杨长喜先生的作品,具有地道的北方气派,苍劲雄伟,浑莽厚重,一如其沉稳坚毅的性格。以书入画,用笔遒劲老辣,笔势中全是凌厉顿挫的中锋用笔,水墨交融叠宕,一片空透浑茫。当代画坛像杨长喜先生这样以阳刚骨力作为艺术追求的并不多见,正所谓不随俗流者必有大成。当然由此独特的艺术语言,缘于他对艺术风格的探索及历练。

杨长喜先生作品《树唤风来云洗雨》136cmx68cm

品味杨先生的作品观者可以感受到他那种执拗、勤奋、坚韧的精神特质。或许也正是这种精神,既不断熔铸锤炼他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特质,又促使他数十年如一日,倾心、倾情、倾力于中国画教学事业,奋力向人生的大目标攀行。

杨长喜先生近照

艺术简介

杨长喜,字悦之,号一山居士、别署卧云斋主、逍遥翁。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传媒大学文法部艺术创作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邓福星、郭石夫写意花鸟博士课程班执行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杨长喜工作室导师。

中国画作品《根》获1999年中国迎澳门回归中国画作品展金奖。《镇河铁牛》获全国艺术品大展一等奖。诸多作品在国家级展览中入选或获奖。并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艺术教育》、《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收藏。2008年创办学术性期刊《笔墨》。出版有《杨长喜画集》、《杨长喜山水画集》、《杨长喜花鸟画集》、《山水画基础教程》等个人画集和专著。其传记和作品被收录《中国专业大辞典》、《世界名人艺术大典》、《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20余部典籍。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5,546.87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