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张氏景泰蓝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与突破
- ·下一篇文章:芦苇丛中的笔墨情——陈华民画作欣赏
沧桑刻在脸 慈爱藏于心——著名国画家房贻德母亲系列作品赏析

烛光里的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是一幅十分难得的怀旧之作,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妈妈深夜在烛光下做针线活的情景。笔者读后感触很深,愿与广大网民和读者共同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这幅画的作者,房贻德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患有严重的眼疾。尽管大部分时间没有离开在生养他的土地,但和别的农民兄弟不同的是,他除了躬耕田野,还要笔耕墨田。农闲季节,聚在一起玩牌搓麻将的时候,他却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他希望用手中的画笔把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积累和记录,他把身边的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一个个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母亲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作品原型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过阅读房贻德先生的这些作品,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你看,这位烛光里的老妈妈,将一根线在嘴里便沾湿后全神贯注地往针眼里穿,连穿了几下也没有穿进去,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屋里灯光太弱,很大原因是房间太冷,冻得老妈妈两手发抖。看到此,会有网友和读者会问,何以见得?从这幅画上看,老妈妈身上穿的棉衣又薄又破,在农村通电之前,绝大多数是靠煤油灯照亮的,只有过春节时才点蜡烛,而且是用是艾杆裹上灯草做轴心的红蜡烛,请看蜡台里面影影绰绰的向外延伸的蜡杆,就知道当时的季节了。
画家所在的山东滕州微山湖地区,冬天是非常冷的,十冬腊月,滴水成冰是常见的事情。那时候的农村家庭,冬季取暖别说装空调了,就是烧炉子也没钱买煤。因此,在笔者看来,老妈妈手里的线穿不进去,很大程度上是冻得浑身发抖所致,即便这样,为了不让孩子冻着,老妈妈只好搓搓手,跺跺脚,坚持着做完手里的活计,不是鸡叫三更,就是东方欲晓了。看看那道微微闪动的烛光,再看看这位慈祥的老母亲,我在想起 “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首古诗的同时,耳边响起了那首《烛光里的妈妈》:……噢 ,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这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